2025年10月16日,由萍乡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联合萍乡市公安局安源东大派出所开展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课在天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东大派出所所长袁水龙、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李鸣出席此次活动并参与讲话,民警陈诗雅担任此次主讲人,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提升反诈防骗意识,为师生们送上“反诈安全大礼包”。

此次宣传课上,民警陈诗雅结合萍乡学院近年来的真实案例,直观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校共发生诈骗类警情33起,2025年上半年警情20起,涉案金额累计超30万元;2025年9月开学以来,已先后发生刷单返利、冒充客服中奖、网络约炮做任务等3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从3500元至1.9万元不等,其中网络兼职刷单类、买卖商品私下交易类诈骗占比居高不下,成为侵害学生财产安全的主要骗局。
电信网络诈骗一般指不法分子通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被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被害人钱财的犯罪行为,具有接触周期长、诈骗环节多、多手法融合、手法更新快等特点。民警陈诗雅通过PPT演示,详细拆解了当前高发的十大诈骗类型及其作案手法。针对学生群体易中招的刷单返利类诈骗,民警指出,骗子往往以“小额返利”诱骗学生尝甜头,待交易额变大后便拒不返款并拉黑;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则以“商品退款、理赔”“误升会员需取消”为由,套取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网络“约炮”类诈骗更是利用学生心理,通过非法APP设置“解冻、修复”等障碍持续套取资金。此外,虚假投资理财、游戏装备交易、冒充领导熟人、虚假征信等骗局也被逐一剖析,让在场师生清晰掌握了各类诈骗的“套路”。

在防范措施讲解环节,民警结合不同诈骗类型给出针对性提示:刷单不仅影响征信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切勿轻信“高额回报”;凡是自称网贷平台客服要求注销记录的都是诈骗,按时还贷不会影响征信;网络购物、游戏交易需通过正规平台,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大额转账可设置延迟到账,核实对方身份优先选择电话、视频等方式。同时,民警特别强调,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提醒学生切勿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发现被骗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采取四项措施挽回损失!”民警着重介绍了挽损补救方法:立即拨打反诈热线96110报警,清晰告知被骗经过、账户信息、转账细节;收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涉案APP等证据提交警方;通过多次输入错误密码的方式锁定嫌疑人账户;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提前识别可疑信息。
此次宣传课通过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和实用技巧,让萍乡学院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少学生表示,课后会将所学的反诈知识分享给同学和家人,共同提高防范意识。下一步,安源警方将持续深化校园反诈宣传工作,通过常态化宣传、精准化预警,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师生财产安全。
一审:李鸣
二审:向芸
三审:陈林